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入新罗使

标题包含
送人入新罗使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 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 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鸡林国的友人即将离去,我们记录下这个时刻,他将成为乘坐星辰的使者。越过海洋的路途难以计算,但看着他的船帆渐行渐远,心中默默祝愿。 他在夕阳中回望故土,心怀挂念。波涛起伏间,让他想起那些美好时光。雾气弥漫的山峰若隐若现,波澜汹涌的大海更显壮丽。春天带来温暖的阳光,那遥远的故乡仿佛与天空相接。约定三年后再次相见,让我们在上石桥迎接彼此。
去完善
释义
1. 鸡林:古国名,即新罗。 2. 立册:建立国家图籍。这里指朝贡关系的确立。 3. 星轺:古代的使臣驿站。 4. 望乡:瞻望故乡。 5. 怀阙:思念皇宫。 6. 宿雾:夜里的雾气。 7. 青嶂:青山如屏障。 8. 惊波:大浪。 9. 碧霄:青天。 10. 春生:春天来临。 11. 阳气:春光。 12. 天接:天空与陆地相接之处。 13. 祖州: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14. 三年外:预计三年后归来。 15. 石桥:泛指离别时站立的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赴新罗(今朝鲜半岛)出任使者时的情景和诗人的感想。首联“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写的是,朋友即将离开长安前往鸡林(唐朝时对新罗的称呼)担任使者,诗人为此郑重地将使命记录在册并交予友人。颔联“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则描述了航行过程的遥远与艰险,预示了友人在海上航行的艰辛。颈联“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则通过描绘友人回望故乡、期盼归乡的感慨进一步展现了他远在他乡的孤独。 紧接着,“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这四句又转向景物描绘,云雾缭绕中的青山、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及初春的阳光,无一不表现了行人即将面对未知世界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则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尽管远在他乡,诗人仍期待着三年后,能在石桥上迎接友人归来。整首诗情感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们对于友情、国家命运的深度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入新罗使》是唐朝诗人李昌符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37年,即唐文宗开成二年。此时,李昌符在朝为官,担任御史之职。 在这段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藩镇割据现象严重。与此同时,新罗国(今韩国)与唐朝保持友好往来,两国间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李昌符作为唐朝官员,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在这首诗中,李昌符表达了送友人前往新罗国的依依惜别之情。他描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担忧。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昌符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