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
秋风归梦入东吴,乞得城居占越湖。
圣主恩深未知报,岂如张翰为莼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风轻拂我的梦境,把我带回了东吴之地;恳求能够在美丽的越湖之畔获得一座城市的居住权。蒙受着皇帝的恩典却无法回报,难道我还不如那个为了吃到莼菜和鲈鱼就辞官回乡的张翰吗?
去完善
释义
1. 出都:离开都城。这里指的是从京城离开回到南方的家乡。
2. 东吴:古时的地区名,泛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方,包括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3. 乞得:求得,这里是表示谦恭的意思。
4. 城居:居住在城市里。
5. 越湖:即越溪,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附近。
6.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是指宋朝皇帝。
7. 未知报:还不知道如何报答。
8. 张翰:字季鹰,西晋时期文学家,因怀念故乡而辞官回乡的故事广为流传。
9. 莼鲈:指莼菜和鲈鱼,是江浙一带的特产美食,张翰曾言“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他辞官回家享受家乡美食。
去完善
赏析
沈遘的这首《出都》以出都入吴、乞居越湖为引子,展开了对人生的深深思考。诗人在秋风中回忆起了故乡,于是踏上了归途。“乞得城居占越湖”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圣主的恩情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暗示了家乡情怀是无法用其他事物替代的。他用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作为比喻,更加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心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都》是宋代诗人沈遘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段时间里,沈遘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后因病辞官,归隐故里。
在宋仁宗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沈遘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首《出都》表达了诗人离开京都时的感慨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