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

标题包含
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
何郎西州来,逸气扫秋晚。 平生贮书腹,中有文武胆。 材如骆宾王,其直亦不减。 上书论国事,忌讳失料拣。 居然为逐客,安免投手板。 世方例皮相,我亦作白眼。 闭门古寺中,一榻聊医懒。 迩来偶病渴,意绪觉萧散。 颇怀当垆人,楚岫屡欲铲。 我从山中来,携被夜假馆。 地炉拥红金,妙语容细款。 凛然忠义气,不肯受盘绾。 正恐复一吐,与民作温暖。 坐觉舟壑走,岁月不可挽。 人生一梦耳,勿作镜中叹。 何当结后期,相携游汗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德洪(1071-1128),俗姓陈,字觉范,自号寂照居士,又号十方。北宋时期著名诗僧、书画家。 释德洪出生于浙江余杭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何郎来自西州,豪情挥洒秋日傍晚。 他满腹诗书,有勇有谋,英气勃发。 才华横溢如同骆宾王,正直不阿的品质也不逊色。 上书议国事,却触犯了禁忌,痛失良机。 竟因直言而被排挤,无奈递交辞呈。 世人只看表面,我也以白眼回应世事。 在这古老的寺庙中闭门不出,只有这一床榻能让我暂时忘却慵懒。 近来偶感口渴,情绪有些低落。 颇为怀念那位当垆卖酒之人,常常想要拜访。 我在山中漫游,携带薄被夜宿旅店。 炭火烘红的炉边,与好友轻言细语。 满怀忠诚正义之气,不愿接受世俗的牵制。 只愿再次一吐心声,为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 时光流逝,令人感叹不已。 人生如梦,不必在镜中叹息。 何日再相约,共同遨游天地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洽阳:今陕西合阳县。 2. 西州:唐代洛阳之西,这里指何退翁的家乡。 3. 秋晚:秋天将尽。 4. 骆宾王:唐代诗人,曾任侍御史。他的性格刚直,敢于直言。 5. 逐客:指被贬谪的人。 6. 安免:古代官员向皇帝上疏请求免职的谦辞。 7. 皮相:表面现象,浮浅。 8. 白眼:表示轻视或不屑一顾的眼神。 9. 古寺:古代佛教寺庙。 10. 聊医懒:姑且治疗懒散之意。 11. 病渴:这里指诗人的思念之情。 12. 楚岫:指湖南省的岳麓山。 13. 当垆人:指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人。 14. 地炉:一种烧炭取暖的设备。 15. 红金:煤炭的一种,因为燃烧时呈现红色而得名。 16. 细款:轻声细语,这里指亲密交谈。 17. 忠义气:忠诚正义的品质。 18. 盘绾:指权力的牵绊。 19. 舟壑走:比喻时光流逝。 20. 汗漫:无边无际,这里指美好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中,诗人以何郎(何退翁)为主线,通过他的遭遇和个性,表达了壮志未酬、忠义难伸的情怀。首先描绘了何郎的到来,为他“逸气”所吸引,仿佛一扫秋天的萧条之气。紧接着刻画了他的才学与人格:他满腹诗书,兼具文韬武略;他又像骆宾王一样刚直不阿,为国家献策却遭放逐。在贬谪之后,何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世人浅薄,他依然坚守信念。而诗人自己则在古寺中闭门养病,聊以医愚。诗人逐渐与何郎相知相惜,共同谈论国事,而何郎凛然的忠义之气更是令人敬佩不已。 诗人在后半部分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人生如梦的领悟。他和何郎约定,待时局安定之后,一起畅游江湖,遨游名山大川。全诗借何郎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传达出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释德洪(1071-1128),又名普觉国师,字云门,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僧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于民间。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约1100-112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也是释德洪生活的时代。这一时期,宋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释德洪作为一位出家人,虽然远离红尘,但也能感受到时代的痛苦。 在这一时期,释德洪的个人经历也比较坎坷。他曾在长沙、庐山东林寺等地游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晚年被迫离开东林寺,流落江湖,过着流浪的生活。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德洪正在长沙与友人洽阳何退翁相会。他们在龙兴寺住宿,共同探讨佛法。在这个过程中,何退翁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于是释德洪便以戏谑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