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传神蔡景直
驰誉丹青有古风,笔端及我未宜蒙。
云台麟阁遥相望,枉写褒公与鄂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谢传神:指一幅画像。这里是对画作的赞美。
2. 蔡景直:作者的好友,是一位画家。
3. 驰誉丹青:指画作享有盛誉。丹青是古代对绘画的称呼。
4. 古风:古朴的风格。这里指的是蔡景直的画作具有古朴的韵味。
5. 笔端及我:画笔触及到我。这里是说蔡景直画出了作者的肖像。
6. 未宜蒙:不适合承受。这里是说作者认为自己不足以承受如此美好的画作。
7. 云台麟阁:云台,汉代梁鸿的画作;麟阁,汉代李广的画作。这里用来比喻蔡景直的画作。
8. 遥相望:远望。这里是指两幅画作虽然相隔遥远,但都能让人感受到其艺术魅力。
9. 枉写:白白地描绘。这里是指作者认为自己的形象不足以与两位英雄相比,因此觉得蔡景直白白浪费了他的才华。
10. 褒公与鄂公:褒公,指西汉时期名将冯唐;鄂公,指东汉时期名将李广。这里用两位英雄来比喻作者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鲍慎由(1247-1318)赠予友人蔡景直的一首诗,以表达对蔡景直绘画技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驰誉丹青有古风”一句,赞誉蔡景直在画坛中的地位和成就,他的画作具有古风的韵味,令人叹为观止。接着,诗人以“笔端及我未宜蒙”来表达对蔡景直的谦虚态度,表示自己虽与蔡景直相交已久,却未曾得到他的画笔馈赠,显得有些遗憾。
接下来,诗人用“云台麟阁遥相望”来形容蔡景直的画作如同云台山的风光和麟阁的风采一样,即使相距遥远也能使人感受到它们的美。这里的“云台山”和“麟阁”都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景观,分别代表了仙境和高贵的象征。
最后,诗人以“枉写褒公与鄂公”来表达对蔡景直未能为自己画像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你的画笔描绘了像褒公、鄂公这样的英勇之士,也无法弥补我没有得到你的作品作为纪念的遗憾。”这里提到的“褒公与鄂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勇士,他们的形象常被画家用作题材进行创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蔡景直绘画技艺的高度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画作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未能得到蔡景直为自己作画的一种失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谢传神蔡景直》是北宋诗人鲍慎由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87年左右,具体年份已无法确定。在那个时候,正值北宋王朝,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作者鲍慎由本人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在京城开封担任文官。虽然他的职位并不显赫,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促使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在这首诗里,他以感激的心情向友人蔡景直表达了对他精湛画艺的赞美。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人物画方面。蔡景直作为一位著名的人物画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鲍慎由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画家的敬意,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