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醉日怀故山

标题包含
竹醉日怀故山
一室真容膝,何人客子猷。 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 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 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室真的只能容纳我的膝盖,什么人会是这里的客人呢?泥土迎接着竹笋的生长,仿佛喝醉了;天空湛蓝,映照着山影,仿佛在羞涩地回应。没有一块空地能让我把青色的窗帘挂起来,未来哪一年,绿色的藤蔓会环绕这座小楼呢?暂且去附近的寺庙走走,感受烟雨朦胧中沙鸥翩翩起舞的美。
去完善
释义
《竹醉日怀故山》是宋代诗人朱槔创作的一首咏怀诗。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真容膝:“真”表示真诚、真实;“容膝”意为空间狭窄只能容纳膝盖。此句意为虽然房屋狭小,但真诚待人仍能过得自在。 2. 何人客子猷:子猷指晋代著名文人谢玄,他曾经拜访朋友戴逵而走到门口即返,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处用“何人客子猷”来表达作者想找到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共赏美景。 3. 土浮迎竹醉:“土浮”是指土壤表面松软、湿润的状态;“竹醉”是古人观察竹子生长的一种现象,发现竹子在晴天下午,竹梢会下垂,犹如醉态。这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 4. 云净对山羞:“云净”形容雨后天晴时云朵纯净;“山羞”则指山中景色让人陶醉。这句话与上一句相呼应,描述出雨后空气清新、山水相映的美景。 5. 无地青归幌:“无地青”意指绿水青山环绕;“归幌”表示回到挂有帘幕的地方,这里指作者的故乡。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故乡的情怀。 6. 他年翠绕楼:“他年”表示未来的某一年;“翠绕楼”表示绿色萦绕的高楼。此句意味着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7. 且从邻寺去:作者计划先去附近的寺庙游览。 8. 烟雨看沙鸥:在烟雨迷蒙中欣赏沙鸥飞翔的画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竹醉日怀故山”,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竹子在雨水滋润下的生长状态,以及雨后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现在的居住环境和未来可能的情景,表达了自己期待重回故乡的愿望和情感。 第一句“一室真容膝”中的“容膝”是形容居室狭小的意思,暗示了诗人当下的生活空间有限;第二句“何人客子猷”则是以魏晋时期的文人子猷为喻,表达诗人自身作为一个旅居在外的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在第三、四句中用“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来形容所见的自然景色。“土浮”是说土地因湿润而显得松软,“竹醉”则描述了竹子被雨水滋养后的生机勃勃的样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赏。 第五、六句“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中,诗人设想未来的居住环境:那时或许会有绿竹环绕自己的住处,营造出宁静、美好的环境。这里也隐含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两句“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中,诗人提议一起去附近的寺庙走走,欣赏那里的沙鸥在烟雨蒙蒙中飞翔的美景。这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表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醉日怀故山》是南宋诗人朱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朱槔在这一年间担任京官,但是仕途并不顺利。此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近半个世纪,但由于朝廷腐败、政治斗争激烈,国家内外矛盾重重,国力日渐衰弱。 朱槔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他在诗中写道:“醉眠新竹下,梦绕故山青。”这表明他渴望能够远离官场纷争,回到故乡过上宁静的生活。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寄情于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