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庙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成为俘虏或称王都属偶然,有什么害羞去见汉江的船只呢?
瓜分天下还嫌不够多,难道还要让路人用纸张祭奠吗?
去完善
释义
《项羽庙》李山甫
1. 为虏为王尽偶然:虏,战败被俘;王,指西楚霸王项羽。“尽偶然”是说项羽的成败生死全凭运气,非自身所能决定。
2. 有何羞见汉江船: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这句是诗人设问,意为项羽在江船上死后见到吕马童等故人,有何羞愧。
3. 停分天下犹嫌少:停分,停止分配,这里是指项羽在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失败。犹嫌少,指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认为他应该得到更多。
4. 可要行人赠纸钱:行人,路过的人;纸钱,祭祀时焚烧的纸制冥币。这句是诗人设想路人经过项羽庙时,会向项羽献上纸钱表示敬意。
去完善
赏析
《项羽庙》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比项羽的英勇事迹与失败结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句“为虏为王尽偶然”,表明了项羽从秦朝的将领到成为楚霸王的辉煌成就,不过是一场历史偶然。这里的“虏”和“王”是对项羽身份的揭示,他既是秦朝的俘虏,又是楚汉之争的胜利者。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次句“有何羞见汉江船”,描述了项羽在楚汉相争中败北,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面对汉江的船只,项羽应该感到羞愧,因为他未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这里,诗人以汉江为背景,暗示项羽的失败是由于他的骄傲、刚愎自用以及缺乏政治智慧。
第三句“停分天下犹嫌少”,揭示了项羽在攻破秦朝后的心态:尽管已经取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但他仍然不满足,想要取得整个天下。这句话表现出项羽的野心与欲望,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尾句“可要行人赠纸钱”,表现了诗人对项羽的同情与惋惜。项羽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勇善战的传奇,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因此,诗人呼吁路过的人们为项羽献上纸钱,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与悼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项羽庙》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咏史诗,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山甫正经历着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怀才不遇,这使他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在这一时期,他游览了位于徐州的项羽庙,看到了昔日的英雄如今已化为尘土,心中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背景中。项羽庙作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了李山甫抒发感慨的重要载体。他以项羽的英雄事迹为引子,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关照,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和勇气的向往,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