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公岭
晓上冯公岭,艰难见客情。
雨和残叶落,身逐乱云行。
野店山腰出,秋泉石罅生。
若将世途比,此路更为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拂晓时分登上冯公岭,行程艰辛却见真情。
雨滴伴着落叶落下,我们跟随着乱云前行。
在山腰处有家小铺,秋天的山泉在岩石间流淌。
如果要拿世间的道路来比喻,这条路或许更加平坦。
去完善
释义
1. 冯公岭:地理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地名。
2. 晓:早晨。
3. 艰难:这里指行走困难。
4. 客情:指旅途中遇到的情境。
5. 和:伴随。
6. 残叶:凋落的树叶。
7. 身逐乱云行:形容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行走。
8. 野店:乡村小酒馆或旅店。
9. 山腰:山的半中腰处。
10. 秋泉:秋天的山泉。
11. 石罅:石头裂缝。
12. 罅:缝隙。
13. 若将世途比,此路更为平:如果拿人生的道路来比较,这条路反而更加平坦。
去完善
赏析
《冯公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冯公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致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路崎岖、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致。在诗人的眼中,生活中的困境和世途的坎坷与攀登冯公岭相比,似乎显得相对平坦一些。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冯公岭》是南宋诗人沈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江南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南宋政权在北方的敌人威胁下,军事压力巨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于抗金事业,沈说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与权臣不和而辞官,回到家乡福建崇安。
沈说在回乡途中经过冯公岭,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冯公岭》。诗中描绘了冯公岭的险峻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愤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