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泼眠韶光日正长,虾须帘卷燕飞忙。画楼绿暗欹杨柳,舞榭红多睡海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时光漫长又闲适,虾须帘卷起燕子忙碌飞翔。画楼周围的绿色垂柳繁茂,舞榭里的海棠花睡得正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泼眠:指春天万物复苏,充满活力。
2.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3. 日正长:表示白天时间逐渐变长。
4. 虾须帘:一种用细竹丝编织的窗帘,形状像虾须。
5. 卷:形容窗帘被风吹起的样子。
6. 燕飞忙:描述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
7. 画楼:华丽的楼房,通常用于欣赏美景。
8. 绿暗:绿色变得暗淡,表示夏天即将来临。
9. 欹:倾斜。
10. 杨柳: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11. 舞榭:歌舞的舞台。
12. 红多:花朵鲜艳繁多。
13. 睡海棠:一种被称为“睡美人”的海棠品种,特点是花瓣下垂,看起来像是睡着的美人。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孟淑卿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泼眠韶光日正长”中的“泼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而“韶光”则意味着美好的时光。整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阳光洒在万物之上,让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虾须帘卷燕飞忙”中的“虾须帘”指的是古代一种用虾须制成的窗帘,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燕子在繁忙地飞翔,预示着春天到来时的热闹景象。
第三、四句“画楼绿暗欹杨柳,舞榭红多睡海棠”中,“画楼”和“舞榭”分别指代华丽的楼阁和歌舞表演的台子,“绿暗”表示绿意盎然的景象,“红多”则是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繁荣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偶成》是南宋著名词人孟淑卿所作。这首词作于公元1246年,正值南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外患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诗人孟淑卿生活在这个时期,深感忧虑。他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