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仲夜集
谭兵谁是古君子,说易难逢大丈夫。
风月岁寒双塔夜,一巵清露世间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够像古代的贤者那样,要遇到真正的勇士实在是太难了。
月光和寒风中的双塔之夜,一杯清凉的露水在这世上无法找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谭兵:谈论兵法。
2. 古君子:指古代的贤明之人。
3. 说易:讲解《易经》。
4. 大丈夫:志在四方、有所作为的男子。
5. 风月:清风明月,代指美好的景色。
6. 岁寒:形容严寒的冬天。
7. 双塔:可能指浙江衢州的“双塔”,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8. 巵: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9. 清露:澄清的露水。
去完善
赏析
《老仲夜集》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古代君子的赞美和易道中的大丈夫的向往。开篇两句以“谭兵”(谈论兵法)作为切入点,表现出诗人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智慧。在这里,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谁是古代的君子?接着又强调了解易道的难度,从而凸显出真正的君子与英雄所应具备的素质。紧接着的三、四句通过描绘双塔夜景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空间场景,借清风明月传递了岁月寒暑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在这座宁静的双塔之夜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一句中的“一巵清露”,形象地比喻了独特的人生哲理——世间独一无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从而提升了整首诗的境界,使得诗人在老仲夜集之时得到深刻的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仲夜集》是南宋诗人钱时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入侵中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钱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在这一年里,钱时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本是一名书生,勤奋好学,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他倍感挫败,对功名产生了怀疑。然而,他在诗文中却表现出超脱世俗的情怀,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宁静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老仲夜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困苦。钱时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关注民间疾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共同抵抗外侮。《老仲夜集》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