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许正甫
昭如揭日莫生疑,万变纵横用者谁。
会得有言犹是病,向无言处更深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阳光普照般明显无需怀疑,
无数变化却难寻掌控之才。
懂得言论其实问题尚存,
需往无言之地深入思考。
去完善
释义
《别许正甫》注释:
1. 昭如揭日:意思是光明如同太阳普照大地,喻指事物的真相十分明显,不容怀疑。这里的“揭日”即指太阳。
2. 万变纵横:形容事物纷繁复杂,变化多端。
3. 用者谁:掌握运用这些道理的人是谁。
4. 有言:有言论,指表达观点或看法。
5. 犹是病:仍然是毛病或问题。这里是指过多的言辞反而可能产生误解。
6. 无言处:指沉默不语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首句“昭如揭日莫生疑”,形象地描绘了真理的光芒如同太阳般明亮,不可置疑。然而,生活中却存在著种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和变化,使我们不禁要问:“万变纵横用者谁?”这暗示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对错可以解决的。诗人认为,过度的言论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可能带来误解和矛盾;真正的智慧来自于沉静的心灵反思,探索言语无法触及的深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许正甫》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至1180年之间,这是钱时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很快因不满现实而辞官归隐。这使得他在文学创作上能够以更加超脱和独立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钱时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钱时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人民的同情之心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别许正甫》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特点。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使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