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

标题包含
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趺坐月娟娟。 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树林遍布群山深处,一个小缝透露出蓝天;面对溪流盘腿静坐,月色皎洁如娟。此刻美妙的音乐谁又能领悟?犹如叮当作响的水声在石头间流淌。
去完善
释义
1. 林遍山深:指的是树林遍布、山脉深远的地方。 2. 一罅天:罅,裂缝;一罅天,指在山间看到的一片天空。 3. 临流趺坐:临,靠近;流,水流;趺坐,佛教术语,盘腿端坐的姿势。意为靠近溪流打坐。 4. 月娟娟:形容月色柔美明亮。 5. 妙音:美妙的音乐或声音。这里可能指风吹过溪涧的声音。 6. 琅琅:象声词,形容清脆的响声。
去完善
赏析
《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是一首描绘山林溪涧夜景的诗。诗人钱时在山中穿行,来到了一个山间的小溪边,在月光下坐于一块大石头上。诗歌开头用“林遍山深一罅天”描述了周围环境的清幽静谧。“临流趺坐月娟娟”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和友人面对溪流,静坐赏月的美景。 诗人在这美好的夜色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和宁静,以至于认为此时的声音美妙得无法言表。这"妙音"并非指某种具体的音韵,而是以“绕石琅琅走涧泉”来形容溪水在石头上流淌的声音,彰显了自然景色的生机和活力。诗人借由这些诗句引导读者走入他内心的世界,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钱时生活在南宋高宗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为主要内容。 在钱时的这个人生阶段,他正处于中年时期,历经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中举,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多的认识。此外,他与朋友之间常有聚会,讨论时政、文学等话题,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人入侵的危机之中,国土分裂,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钱时选择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意境悠远,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钱时的才情与审美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