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滩
沙汀芳草几阴晴,纤板横拖百丈春。
不解扁舟泛沧海,长年只作打滩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沙滩上绿意盎然的小草经历了几番阴晴风雨,纤细的木板上承载着百丈春色。不愿乘坐小船飘荡在茫茫大海中,宁愿常年做个在河滩边打渔的渔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
2. 芳草:香草,常指春草。
3. 几:数次。
4. 阴晴:天气的阴和晴。
5. 纤板:用于牵引船只的木板。
6. 横拖:拖拽、牵拉。
7. 百丈春:指水面辽阔的水域。
8. 不解:不明白、不懂。
9. 扁舟:小船。
10. 泛:浮游、漂泊。
11. 沧海:大海。
12. 年:每年。
13. 打滩:一种船舶牵引方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江河为背景,描绘了打滩者的生活景象。首句“沙汀芳草几阴晴”形象地展示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和天气的多变;接着的“纤板横拖百丈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打滩者在江面的劳作情景。
诗歌的下阙进一步展开思考:为何有人甘愿一辈子从事打滩这样的劳动而不去尝试更为广阔的海洋?诗人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来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打滩》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歌咏了捕鱼人辛勤劳作的场景。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钱时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年轻有为,曾在南宋朝廷担任官员。然而,由于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风气,他选择辞官归隐,回到家乡钱塘(今浙江杭州)过上了田园生活。这段时期,他与世无争,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和创作诗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虽然表面上看似繁荣,但实际上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北方金国的威胁、内部腐败问题严重、民众疾苦日益加剧等,都是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位关心民瘼的知识分子,钱时在诗歌中也表现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时创作了《打滩》一诗。他以捕鱼人为题材,通过对渔民艰辛劳动的描绘,展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苦,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