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秋白云道院 其三

标题包含
初秋白云道院 其三
闲来汲水浸菖蒲,浄洗尘埃半点无。 濯得老根如法瘦,养教矮叶十分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取水浇灌菖蒲,洗净叶片一点灰尘都没有。 清洗后的老根如同高僧般清瘦,养育出的矮叶非常精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黄敏求:元朝诗人。 2. 初秋:秋天的早期。 3. 白云道院:作者所在地的一处道观。 4. 闲来:空闲时。 5. 汲水:从井或河中取水。 6. 浸菖蒲:清洗草本植物,这里指菖蒲。 7. 浄洗:清洗干净。 8. 尘埃:尘土与烟雾。 9. 老根:生长多年的植物的根。 10. 如法:遵循某种方法或规则。 11. 瘦:形容植物根部瘦小。 12. 养教:养育教导。 13. 矮叶:低矮的叶子。 14. 十分:完全。 15. 臞:形容人清瘦,这里用来形容叶子瘦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白云道院的环境和生活场景。诗人通过讲述在闲暇时汲取清泉浇灌菖蒲植物,洗净尘埃的过程,展现了道院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生活态度。在洗涤菖蒲的过程中,诗人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甚至描述出“老根如法瘦”和“矮叶十分臞”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刻画出了菖蒲的特点,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关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悠远深邃,充分体现了黄敏求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秋白云道院 其三》是明代诗人黄敏求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大约在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黄敏求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在朝廷担任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多次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疾苦,也使他对道家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明朝初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贫富差距较大,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黄敏求开始寻求精神寄托,他以道家哲学为指导,试图通过修身养性来超脱世俗的纷扰。 在这首诗中,黄敏求以白云道院为背景,表达了他在初秋时节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他通过对秋景的描绘,传达了道家追求清静、无为而治的思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