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乐 其一
槿篱围裹三间屋,棘堑周遭数亩山。
雨后课儿耕种了,茅簷晴曝一冬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槿篱围绕的三间小屋,周围有荆棘丛生的几亩山地。
下过雨之后教孩子们完成了耕种任务,晴朗的日子里,茅草屋檐下度过了一个冬天的闲暇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槿篱:用槿木做的围墙。
围裹:围绕包裹。
棘堑:荆棘制成的栅栏。
周遭:四周。
了:结束。
茅簷:茅草屋檐。
晴曝:在晴天晾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首句“槿篱围裹三间屋”写的是诗人住所的环境,槿篱象征着家庭的温馨,而三间小屋则体现了诗人的简朴生活。第二句“棘堑周遭数亩山”描述的是周围的景色,荆棘和险山环绕着诗人的家园,凸显出田园生活的静谧与清幽。
第三句“雨后课儿耕种了”是诗人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场春雨过后,诗人便开始教孩子们耕种,这既表现了诗人勤劳的品质,也传达了田园生活的忙碌与宁静。最后一句“茅簷晴曝一冬闲”则写出了诗人闲暇时的生活,在阳光下的茅草屋檐下晒太阳,享受着冬天的温暖和悠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传达了田园生活的轻松与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乐 其一》是南宋诗人黄敏求所作的一首描绘乡村生活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5年至1173年之间,即南宋孝宗统治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黄敏求作为一位地方官员,曾担任过海盐县丞、信州通判等职务,长期在基层百姓中工作,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当时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历经战乱,民生凋敝。南宋政府在政治上采取保守策略,对外与金国签订和约,对内实行偏安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敏求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