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 其一
浄瓶犹贮近颁冰,拄杖还扶旧醉藤。 遮莫簪花倩天女,未妨燕坐折谈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纯净的水瓶里仍然保存着最近颁发的冰块,手杖还能支撑住喝醉了的我。 即使请天上的仙女戴花也不要紧,与僧人辩论也不妨碍静坐。
去完善
释义
1. "净瓶":指佛教中用于盛水的法器,这里用作比喻,形容保福寺的环境清净。 2. "近颁冰":古代皇帝的赏赐之一为"颁冰",指赐冰以消夏。这里的"近颁冰"是指近期得到的皇帝赏赐的冰。 3. "拄杖":行走时用以支撑身体的拐杖。这里指的是诗人用来扶持自己行走的古老的藤木制成的拐杖。 4. "遮莫":语气助词,无实意。 5. "簪花":古人将花插在头发上的行为,这里指让天女装饰。 6. "倩":请托。 7. "燕坐":安然地坐着,这里指的是诗人在保福寺安详静坐。 8. "折谈僧":与僧人交流谈论佛法。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 其一》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净瓶、拄杖等意象,展现了他在生活中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净。同时,诗中“遮莫簪花倩天女,未妨燕坐折谈僧”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与超然。他并不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而是更看重心灵的升华与修炼。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江西萍乡一带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杨天惠,他的诗歌和散文在当时都享有盛誉。这一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多事之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杨天惠眼见民生疾苦,胸有家国情怀。 当时的杨天惠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然而却怀才不遇,他的梦想是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朝廷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杨天惠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以笔为剑,以诗言志,抒发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 其一》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杨天惠通过对保福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杨天惠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思想底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