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吕给事安昌岩避暑
恳乞鱼书得梓潼,曾司紫诰駮斜封。
江山似解邀康乐,傅瑞时来访彦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希望获得一份来自梓潼的书信,那曾是您颁发紫色诰命的地方。
这大好河山似乎在邀请康乐,太傅经常来看望贤能之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这里指写诗。
2. 吕给事:指吕元中,时任给事中。
3. 安昌岩:位于四川梓潼县附近的一处避暑胜地。
4. 鱼书:古代书信的别称。此处指吕元中写给诗人的信。
5. 梓潼:今四川省梓潼县。
6. 紫诰:皇帝的诏书。这里指吕元中的任命书。
7. 駮斜封:古代官员任免文书的一种形式,表示对文件内容的质疑。
8. 江山:这里指四川梓潼县的美丽山水。
9. 解:理解,知道。
10. 康乐: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世称“康乐”。这里指杨天惠希望像谢灵运一样欣赏美景。
11. 傅瑞:传说中的祥瑞之兽,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
12. 彦龙:指吕元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次吕给事安昌岩避暑》,作者是宋代诗人杨天惠。首先“恳乞鱼书得梓潼”一句,字面意思是诗人向朋友请求书信,并得到了来自梓潼的朋友回信。这里用“鱼书”比喻传递消息的书信,和现代通信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古代生活中的情趣。接下来,“曾司紫诰駮斜封”意味着诗人曾经是参与过政府事务的官员,他的批复意见被视为重要参考,由此可见诗人的社会地位与才能。
接着,“江山似解邀康乐”是诗人以古人自比,这里的“康乐”指的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而“傅瑞时来访彦龙”则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本句可以理解为诗人邀请友人共享美景,传达出彼此的友谊和情感寄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南宋诗人杨天惠所作,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这一年,宁宗皇帝下诏北伐金国,战事纷繁,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国家处于多事之秋。诗人以一幅安昌岩幽美的景象为背景,借物抒怀,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他对世事纷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抗金、抗蒙古战争的艰难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隐逸山林来逃避现实的纷扰。这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普遍的心态,反映出了他们渴望平和但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