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晚

标题包含
春晚
满地落花流水,伤心芳草青时。 江上数声杜宇,更堪一笛横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地都是飘落的花朵和流动的溪水,让人在繁茂的草地上感到伤感。江面上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啼鸣,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横吹的笛声。
去完善
释义
1. 释斯植:宋朝诗人,字始华,号培源,汀州连城(今属福建龙岩)人。 2. 满地落花流水:指春天即将结束,花瓣纷纷掉落,与溪水汇合。 3. 伤心:表示诗人在看到春天的消逝时,心情惆怅、哀伤。 4. 芳草青时:形容春天草地绿意盎然的景象。 5. 江上数声杜宇: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为古蜀国国王望帝所化,它的叫声令人倍感春去夏来。 6. 更堪一笛横吹:听到杜鹃鸟的哀鸣已经让人难过,再加上远处的笛声响起,使得这种悲凉感更加强烈。
去完善
赏析
《春晚》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的景象,充满了伤感和哀愁。诗人以“满地落花流水”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无常。紧接着的“伤心芳草青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江上数声杜宇”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忧伤之情。杜鹃鸟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悲伤和离别,这里诗人通过江上的杜鹃啼鸣来表达对时光的哀叹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而“更堪一笛横吹”则传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难以忍受的悲凉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是南宋诗人释斯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释斯植作为一位僧人,以慈悲为怀,对民间的苦难感同身受。他在游历各地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斯植的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