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云汉阁

标题包含
登云汉阁
高阁势凌虚,天涯入望微。 云藏山鸟影,春满野人衣。 积雨催花尽,寒樵背日归。 焚香端坐处,似觉世尘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耸立天际,极目望去似乎能感受到远方的天涯之渺。云雾缭绕间,山中鸟儿的影子若隐若现;春天降临大地,山野间的百姓衣着盎然。久雨之后百花凋谢,山间砍柴的人背着阳光归来。焚上一柱香,我正襟危坐在这阁楼之中,恍若尘世纷扰离我远去。
去完善
释义
1. 高阁:云汉阁,作者所登的楼阁。 2. 势凌虚:形容云汉阁的高耸入云。 3.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4. 望微:视线模糊。 5. 云藏山鸟影:云层中隐藏了山鸟的影子。 6. 春满野人衣:春天的气息充满山野之中。 7. 积雨:长时间的降雨。 8. 催花尽:催促花朵凋谢。 9. 寒樵:寒冷的山中砍柴的人。 10. 背日归:背着太阳回家。 11. 焚香:点燃香炉中的香。 12. 端坐:端正地坐着。 13. 世尘稀:尘世纷扰稀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云汉阁时的所见所思。首联以“高阁势凌虚”起笔,通过描述楼阁的高耸来展示其地势的险要,而“天涯入望微”则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视线所及的天涯景色。接下来的颔联中,“云藏山鸟影,春满野人衣”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生动形象又充满了诗意。颈联中的“积雨催花尽,寒樵背日归”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尾联中的“焚香端坐处,似觉世尘稀”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境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云汉阁》是明代诗人释斯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朝中晚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 释斯植在青少年时期便出家为僧,并在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寺古刹研习佛学。他的才学出众,擅长诗歌创作,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在这段时间里,他登上了云汉阁,写下了这首描绘登高远眺景象的诗歌。 云汉阁位于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是文人雅士喜欢聚集的地方。站在阁楼上,可以俯瞰到远处的山峦、河流和田园风光。诗人通过描写云汉阁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背景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