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边上

标题包含
边上
边风斜日下长关,春到年年草自生。 万里战场兵甲静,近来应少北人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的风吹拂着斜阳,慢慢照向古老的城关,每年的春天都会按时到来,小草自然生长。万里的疆场上曾经刀光剑影,如今一片宁静,近期应该很少有北方的旅人经过。
去完善
释义
边:边境地区。 风:指的是边疆之风,表达了边塞的艰苦环境。 斜日: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长关:漫长的关卡或关隘,这里用来代指边疆防线。 春:春天,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到:到来,表示春天的来临。 年年:每年,这里是形容草原每年都会绿起来,生生不息。 草自生:草自然生长出来,体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万里:形容很远的距离,这里用来形容边疆之广。 战场:战争的地方,这里意味着历史的血腥和战争的残酷。 兵甲:兵器和盔甲,这里代表着战争状态。 静:平静,安静,这里描述战争平息后的景象。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来自北方的敌人或者少数民族。 行:行走,这里的意思是来往于战场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悲伤的边疆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战争阴影的暗示,表达出深沉的历史感和忧虑。 首句“边风斜日下长关”,展现出一幅苍茫的边疆景象,通过“斜日”和“长关”的描绘,我们仿佛能看到夕阳下的古老城墙,感受到边疆的辽阔与孤独。 第二句“春到年年草自生”,以自然的生命力量反衬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第三句“万里战场兵甲静”,通过描绘战场的平静,传达出战争过后的一丝宁静,同时也寓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尾句“近来应少北人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于无辜百姓受到战乱的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边上》是南宋诗人释斯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176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偏安江南,战乱频繁,社会矛盾尖锐。 在人生际遇方面,释斯植作为一位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关心民生疾苦。他游历四方,目睹了边民的困苦生活,于是写下这首《边上》,表达他对边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金兵南下,国家领土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通过描绘边民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