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山张超谷
太华锁深谷,我来真景分。
有苗皆是药,无石不生云。
急瀑和烟泻,清猿带雨闻。
幽凄未忍别,峰半日将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山深处的景色如诗如画,我在这里感受到了真实的仙境。
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它们都是草药;山间的石头上,总是缭绕着白云。
瀑布如同烟雾般倾泻而下,清脆的猿啼伴随着雨滴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这样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太阳即将落山,山顶的阳光也渐渐变得微弱。
去完善
释义
1. 太华:指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市境内。
2. 张超谷:华山的山谷之一。
3. 真景:真实的景色。
4. 有苗皆是药:这里把草药都称为苗,表示山中有许多草药。
5. 无石不生云:意为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就会有云彩。
6. 急瀑:陡直下落的瀑布。
7. 和烟泻:形容瀑布与烟雾交织的景象。
8. 清猿:指在山林中生活的猿猴。
9. 带雨闻:形容在下雨时听到猿猴的叫声。
10. 幽凄:形容环境的宁静凄凉。
11. 未忍别:舍不得离开。
12. 曛:日色昏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鲁交在游览华山张超谷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谷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太华锁深谷,我来真景分”,诗人以“锁”字来形容华山的险峻与幽深,体现了山势的威严。而“真景分”则表现出诗人置身于此景中的真实感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颔联“有苗皆是药,无石不生云”,诗人通过对山谷植物、地貌的观察,描述了谷中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有苗皆是药”表达出山谷植被丰富、资源充足的生态特征;而“无石不生云”则是说山谷石头众多,云雾缭绕,生动地刻画出了谷中风貌的独特之处。
颈联“急瀑和烟泻,清猿带雨闻”,这两句诗进一步细致地描绘了山谷的自然景观。湍急的瀑布在云烟弥漫中倾泻而下,形象地呈现出山谷水流的壮观景象;而带着雨滴的清猿叫声在山间回荡,增添了山谷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幽凄未忍别,峰半日将曛”,诗人表达了在此美景中心生留恋之情。面对如此清幽且具有魅力的山谷风光,他不忍离去,直至太阳即将落山,才不舍地告别。这一结尾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华山张超谷》是唐朝诗人鲁交的一首描绘华山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即唐宪宗元和九年。在这一年里,鲁交因为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决定辞官归隐,开始在华山一带游历。在这段游历过程中,他领略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鲁交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名官员变成了一名游历四方的文人墨客,这种身份的转换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在华山的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这使他更加坚定了隐居的决心。
在唐朝时期,华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华山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山谷,如张超谷、白莲谷等,这些地方都是文人墨客喜欢游历的地方。鲁交在游历这些山谷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深入了解了华山的文化底蕴,这些都为他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