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安乐山

标题包含
游安乐山
苔迳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苔小径傍山蜿蜒曲折,幽静林间藏着隐逸人家。 月光映照下鱼儿在夜潭嬉戏,春天里小鹿在花丛中安眠。
去完善
释义
鲁交:唐朝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 安乐山: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南部的山区,是古代道教的一处胜地。 1. 苔迳(tài jìng):长满青苔的小路。 2. 傍(páng):靠近。 3. 岩(yán):岩石,山崖。 4. 道家(dào jiā):这里指道教的修行者或道士。 5. 夜潭(yè tán):夜间的水潭。 6. 鱼戏月(yú xì yuè):鱼儿在月光下游动嬉戏。 7. 春地(chūn dì):春天的土地。 8. 鹿眠花(lù mián huā):鹿在花丛中安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鲁交游览安乐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沿途风景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苔迳傍岩斜”,以“苔”、“巖”为背景,展示出山路曲折、环境幽静的特点。次句“林间是道家”则交代了诗人在山林中发现了一处道家隐士居住的地方,为全诗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接着,“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来展现大自然的魅力。夜晚时,潭水中的鱼儿在月光下嬉戏;春日里,大地上的梅花鹿在花间沉睡。这两句诗将动态和静态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仅突显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安乐山》是唐代诗人鲁交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世纪,也就是唐代的中期。在这个时期,唐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特别是诗歌艺术,形成了以杜甫、李白为代表的“盛唐气象”。 鲁交在一生中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过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后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目睹了各地的风光名胜,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如《游安乐山》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游安乐山》一诗中,鲁交通过对安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安乐山位于今四川省内,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名山。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