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侍郎
谋身谋隐两无成,拙计深慙负耦耕。
渐老可堪怀故国,多愁翻觉厌浮生。
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今日况闻搜草泽,独悲顦顇卧升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追求自我和生活宁静的道路上均未能取得成功,深感自责辜负了曾经共同耕耘的朋友。年岁渐长使我更加怀念故乡,却也因为诸多忧虑感到生活乏味。幸运的是,我能够写诗并得到您的欣赏,坚守简朴的生活却被世俗之人轻视。现在听闻搜索草木以求安宁的人,唯独为我憔悴的面容而忧伤,在大时代中寻求平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韩侍郎:指韩国华。他曾任福建提举市舶使兼转运判官,曾识拔左偃。
2. 谋身谋隐两无成:左偃虽在韩华推荐下任职于地方,但未能施展抱负;尽管欲归隐,但经济状况也不佳。
3. 拙计深慚负耦耕:表达对自己没有取得成功的遗憾与惭愧。
4. 可堪:能够忍受。
5. 故国:故乡。
6. 多愁翻觉厌浮生:因为长期的烦恼反而对人生感到厌倦。
7. 言诗幸遇明公许:通过写诗受到韩华的赏识。
8. 守朴甘遭俗者轻: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却受到了世俗的轻视。
9. 搜草泽:寻找有才德之士。
10. 憔顇:形容人憔悴,精神不振的样子。
11. 升平:太平盛世。
去完善
赏析
《寄韩侍郎》是一首抒发了诗人无奈和失望心情的诗歌。首联描述了作者自己的抱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厌倦;颈联则表达了对知己韩侍郎的感激;尾联通过对比自己和韩侍郎的境遇,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感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韩侍郎》是唐代诗人左偃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天宝年间。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鼎盛阶段,然而安史之乱也即将爆发。左偃在晚年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起伏波折,他在朝廷中担任过谏议大夫等要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斥,最后被贬为平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动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