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
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到胡笳声让人陶醉其中,看到明亮的月亮让人们心生希望。阳光从海面升起,云朵在天空中飘散。
去完善
释义
【左偃】:古代关隘名,今属山西省中条山南麓。
【胡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管乐器,音调悲凉。
【汉月】:指代汉朝及其疆土。
【日华】:太阳的光辉。
【碧海】:大海。
【云影】:云的影子。
【青霄】:青天,高空。
去完善
赏析
《句》左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画卷。前两句“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通过对比胡笳的悲凉之声与明月的光辉,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希望并存的主题。第三句“日华离碧海”以绚丽的日光与浩渺的碧海相互映衬,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景色。最后一句“云影散青霄”则以飘散的云影与蓝天相辉映,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左偃是唐代诗人左偃的一首五言律诗,根据相关资料,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左偃作为一个文人墨客,他的生活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响。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时代里,却隐藏着危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战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左偃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矛盾。他的作品既展示了盛世的繁华景象,又揭示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正如这首《句》所言:“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