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阅渊明开岁古诗因和其韵

标题包含
偶阅渊明开岁古诗因和其韵
开岁倏五十,陶翁感浮休。 我生苦后陶,夜梦从之游。 大块无停机,岁月去如流。 弃家客东安,泛泛双浮鸥。 羲轩古主人,中古称旦丘。 大伦具五常,大法列九畴。 寥寥向千载,孤唱绝众酬。 藐然愧前哲,中路肯止不。 逝言晚闻道,恻恻怀长忧。 廓落八纮内,俛仰吾何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新年瞬间五十,陶渊明感慨世事无常。 我的命运比陶渊明还苦,晚上做梦都想跟随他一起游历。 大自然没有停息的时候,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消逝。 离开家乡来到东安,像一对漂浮的水鸟那样生活。 古代的主人翁是伏羲和轩辕,他们被称为伟大的领导者。 人际关系要遵循五常原则,法律制度要符合九种准则。 在漫长的岁月里,孤独的声音无人能回应。 对先贤们深感渺小,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如今觉悟到人生的道理,心怀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广大的世界里,我想寻求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1. 开岁:指新年的开始。 2. 倏:迅速地,猛然间。 3. 陶翁:指陶渊明。 4. 浮休:浮云流水,比喻事物的短暂与虚无。 5. 后陶:晚于陶渊明的时代出生。 6. 大块:大地、宇宙,这里指自然法则。 7. 无停机:没有停止的时候,指时间不断流逝。 8. 弃家:离开家庭或家乡。 9. 东安:古代的郡名,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10. 泛泛:形容事物普通而缺乏特色。 11. 双浮鸥:指在水中漂浮的鸥鸟。 12. 羲轩: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的两位贤人,羲和、大羿。 13. 中古:大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的时期,这里指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14. 旦丘:古人清晨去郊外耕作的地方。 15. 大伦:基本的伦理原则。 16. 五常:五种基本道德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 17. 大法:基本的法律规则。 18. 九畴: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九个天文现象。 19. 寥寥:形容数量稀少。 20. 孤唱:独自唱出,这里指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21. 藐然:轻视的样子。 22. 前哲:前辈智者。 23. 中路:途中。 24. 止不:是否要停止。 25. 逝言:过去的话语。 26. 恻恻:悲伤的样子。 27. 廓落:空旷广漠。 28. 八纮:八方极远之地。 29. 俛仰:形容时间短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及他诗作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和道的理解。其中“开岁倏五十,陶翁感浮休”意为新年之际,陶渊明已年届五十,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接着以“我生苦后陶,夜梦从之游”抒发了作者自身也陷入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陶渊明的向往之中。 “大块无停机,岁月去如流”是对时间的描绘,表达对时间消逝的无奈与感叹。而“弃家客东安,泛泛双浮鸥”则借喻了诗人自己也像一对漂浮的鸥鸟一样,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接下来作者转而对中华文化进行歌颂,表示中华民族的始祖孔子是伟大的主人,其中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而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藐然愧前哲,中路肯止不”表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成就的反省,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内容丰富,结构紧凑,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哲理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阅渊明开岁古诗因和其韵》是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方一夔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面临着金朝的威胁。在政治生活中,他主张抗金救国,但无奈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政策,使得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在这种背景下,他转向诗歌创作,通过赞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界普遍推崇陶渊明的人格和诗歌风格,方一夔也不例外。他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促使他在阅读陶渊明的《开岁古诗》时产生了共鸣,从而创作了这首和韵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