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沁园春 虎

标题包含
沁园春 虎
生在西山,常居东谷,出没无时。向枯树岩前,幽泉涧畔,饥餐渴饮,饱暖随宜。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谁知得。但无忧无惧,断绝狐疑。等闲剔起双眉。有万里风生八面威。自踏叶巡山,不离元所,一灵不昧,百兽皈依。跳下悬崖,咆哮振地,月白山寒水满溪。收牙爪,且藏身遁迹,独步云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于西山,常住东谷,行踪无定。在枯树岩石前,幽泉涧旁,觅食饮水,温饱适宜。任凭自由驰骋,一生勇猛,步入丛林,千木披散。谁能想到,只需无畏无惧,消除疑虑。轻易挑起双眉。便有万里之风,八面之威。独自踏着落叶,巡行山间,不离源头,一缕灵魂不失,百兽敬仰。跃下悬崖,咆哮撼地,月色皓白,山高水寒,溪水满溢。收敛牙齿利爪,且藏匿身形,独自漫步,回归云端。
去完善
释义
1. 西山:指北京西郊的山脉,这里有许多古刹名寺。 2. 东谷:可能指的是北京东部的一处山谷或地区。 3. 枯树岩前,幽泉涧畔:描述了老虎生活环境的恶劣,同时也体现了老虎的坚韧生存力。 4. 万木披:形容丛林茂密,生机盎然。 5. 元所:指原始状态,或者表示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 6. 八面威:形容威风四面八方都能感受到。 7. 月白山寒水满溪: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山林景象,溪水潺潺,充满诗意。 8. 云归:形容老虎在山林间穿梭,隐没于云层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形象。作者以老虎为视角,描述了它生活的地方和习性,以及它在丛林中的勇猛表现。同时,也表达了老虎在面临困境时的冷静与勇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虎》是南宋诗人王玠的一首描绘虎之威猛的诗篇。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95年左右,也就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王玠,生活于宋朝,由于其生卒年不可考,具体经历无从查起。然而,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寻找解救国家的方法,而王玠则选择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 在《沁园春·虎》中,王玠通过对虎的描绘,表达了对勇士们的赞美和对敌人的蔑视。他用“虎”的形象来象征勇猛、坚定和无畏的品质,希望人们能够像虎一样勇敢地面对困境,坚定地保卫家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