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从之白雪霏。登崖永眺涕泗颓,我之怀矣心伤悲。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想念的那个人远在北方边地,想要去找她却被纷飞的大雪阻挡了道路。站在山崖上眺望远方,眼泪和鼻涕都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心中充满了忧伤。美好的女子送给我一片飞向天空的翅膀,我该如何用这无价之宝去回报她呢?希望能通过鸿雁传递我的心意,跨越遥远的距离,最终却无法实现,只会增加心中的痛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朔湄:北方。
2. 从:跟随,前往。
3. 涕泗颓:眼泪鼻涕流淌。
4. 怀:心中的思念之情。
5. 云中翮:指大雁的翅膀。
6. 何以:用什么来。
7. 连城璧:价值连城的宝玉。
8. 因:凭借。
9. 归鸿:归来的大雁。
10. 超遐隔:超越遥远的距离。
11. 终然:最终。
12. 莫致:无法达到。
13. 增永积:增加长久的积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愁绪为主题,诗人将自己内心深沉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我所思兮在朔湄”写的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思念之情,如同身处北方冰天雪地的边疆。而“欲往从之白雪霏”则描绘了诗人渴望追求这份感情的心情,但现实却是白雪漫天,路途险阻重重。
接下来的两句:“登崖永眺涕泗颓,我之怀矣心伤悲”,诗人抒发心中的哀愁,他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失落。这种情感无法宣泄,只能任由泪水模糊双眼。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方给予自己的礼物——“佳人遗我云中翮”,这是一种珍惜与感恩的心态。最后两句:“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诗人希望自己和对方的关系能如鸿雁般穿越千山万水,但结果却令他感到悲伤,因为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相聚。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为南宋文学家、诗人张载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此时正值宋金和议期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矛盾激化。
张载在此时期屡遭挫折,曾任通判、知州等地方官职,但因直言不讳,屡次遭受权臣排挤。他的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揭露官场腐败现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在时代背景下,北宋灭亡后,南宋成为金的附属国,朝政日益腐朽,金兵不断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张载有感而发,创作出这首抒写内心忧虑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