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标题包含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窗外虚明雪乍晴,簷前垂溜尽成冰。长廊瓦叠行行密,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阳光正好,雪初霁;屋檐下的水滴凝结成了冰凌。长廊上的瓦片层层叠叠,排列紧密。清晨的早餐,用来唤醒的酒意。可惜自己肠胃虚弱,无法消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铉:南唐文学家、书法家,与韩熙载齐名,并称“韩徐”。 2. 郑王相公:这里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一位高官。 3. 赋:创作诗赋,这里是动词。 4. 筵前垂冰:筵席前的悬冰。 5. 应教:皇帝的诏令或命令。 6. 依韵:按照规定的韵律来写作。 7. 虚明:明亮但光线不强烈。 8. 雪乍晴:初晴的雪景。 9. 簷前垂溜:屋檐上的冰凌。 10. 行行密:一排排紧密相连。 11. 晨餐:早餐。 12. 曹参酒:古代的一种烈性酒,出自汉代名将曹参。 13. 空肠病不能:形容饥饿感难以忍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诗的前两句"窗外虚明雪乍晴,簷前垂溜尽成冰",描述了冬日的雪景,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屋檐下的水流结成了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长廊瓦叠行行密"描绘了雪中长廊的景象,层层叠叠的积雪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意。最后两句"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美食和美酒来驱散寒冷的心情,只可惜他自己的身体虚弱,无法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文人徐铉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47年左右,正值南唐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徐铉作为南唐的官员,与当时的政治氛围紧密相连。他在此诗中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南唐宫廷的生活和景致,展现了皇帝与群臣宴饮时的氛围。 这首诗所描绘的筵前垂冰场景,实际上象征着南唐宫廷的富丽繁华。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就在这个时期,后周大军正逼近南唐边境,对南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诗人以筵前垂冰为背景,传达了在乱世之中祈求和平的心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