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城馆酬王将军

标题包含
石城馆酬王将军
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 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郎士元,字君胄,号石洲,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享年87岁。他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 郎士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谁能在豪华的船上驻足,宁静地欣赏这美好的世界? 大雁接连而至,消失在远方的沙滩;孤独的城郭矗立在江边,秋天的氛围弥漫着四方。 船儿扬起风帆,准备离开温暖的港湾;楚地的边界线上,一座高楼巍峨耸立。 离别之情该如何抒解?唯有望着那永不止息的江水,任思念随风飘散。
去完善
释义
1. 绣衣:这里代指高官显贵。汉代贵官所穿的彩色丝织品制成的外衣。 2. 木兰舟:木兰树制的船。对船的美称。 3. 沙边至:江边泥沙地带。 4. 孤城:孤单的城池。 5. 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地。 6. 楚塞:古时的楚国疆域,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湖南省北部和湖北省南部一带。这里借指诗人所在的长江一带。 7. 西楼:西边的高楼,这里指诗人的住处。 8. 离思:离别之情。
去完善
赏析
《石城馆酬王将军》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与朋友别离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绣衣客”和“木兰舟”两个词,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绣衣客寓意着诗人的朋友——王将军,而木兰舟则象征着即将离开的船只。这两句意味着,有谁愿意在这离别之时逗留,不忍离去呢?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连雁在沙滩上飞来飞去,孤城被江水环绕,一派秋天的景象。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色彩,也传达了离别的气氛。 随后,诗人又以“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景。归帆渐行渐远,消失在江面的尽头;而诗人则站在楚塞之上,目送朋友的离去。 最后,诗人以“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作为收尾,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诗人问自己,该到哪里去寻找这无尽的离别之情呢?或许只有那日夜流淌的沧波,才能寄托这份情感吧。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城馆酬王将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6-64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郎士元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早年就失去了父母,生活贫困,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这使得他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和失望。 在同时间段内,唐朝正处于开国初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人民的生活仍然充满了困苦和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郎士元通过自己的诗作,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