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
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年一次回娘家,天气凉爽适宜骑行车。河流在远处弯曲如塞,山脉和沙漠相连起伏。
猎旗飘扬在空中,耳畔传来帐篷里的笳声。北雁南飞带来寒冷的秋色,返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京城的氛围也越发浓厚。
去完善
释义
1. 宁:回家省亲。这里指回京探亲。
2. 凉天:秋天。
3. 河来:黄河流至的地方。
4. 塞曲:边疆地区的弯曲处。
5. 纵猎:狩猎时的放鹰走狗。
6. 旗风卷:风吹动旗帜的声音。
7. 听笳:听着胡笳的吹奏声。
8. 帐月:月光映照在帐篷上。
9. 新鸿:新生的大雁。
10. 回日:回到故乡的日子。
11. 满京城:指回乡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写给李骑曹的一首送别诗。诗歌描绘了李骑曹即将远行前往边陲灵武宁侍的场景。“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频繁返回故乡的关切之情,同时也道出了边关凉州的冷寂氛围。接下来的“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则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地理环境。
在描述完景物之后,诗人转向了军旅生活:“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生动地描绘了猎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营中的宁静时刻。最后的“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早日完成使命,平安回到京城与家人团聚。整首诗将边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情感真挚,表达出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中期,约公元750年前后。这个时期正是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郎士元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的生活际遇相对较好。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经常在诗歌中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忠诚。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官员,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唐朝的国力日益强大,疆域不断扩大,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使得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胸臆,表达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注与忧虑。郎士元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