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

标题包含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
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今宵松月下,开阁想安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郎士元,字君胄,号石洲,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享年87岁。他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 郎士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论距离之远或近,都成为天上的使者,指向的是遥远的王城。在宰臣迎接并传播佛法的过程中,有童子伴随着诸种因缘一同前行。 所到之处如同花雨漫天,行走之时手杖能引出水泉。今晚在这月光下的松林中,打开楼阁想象着安宁与参禅的心境。
去完善
释义
1. 时河东:时河,即秦淮河;东,指东方,这里是指南京,时河的东岸是南京夫子庙地区。 2. 徐明府:徐明府是一个官职名称,类似于现在的县令。 3. 讲时:讲解佛法的时候。 4. 王城:这里指南京,古代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 5. 花为雨:形容花朵盛开得十分茂盛,如同下雨一般。 6. 杖出泉:形容行走在山间,拄杖之处便有泉水涌出。 7. 开阁:打开窗户的意思。 8. 安禅:指僧人静坐修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送别高僧大德时的情景。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高僧在各地都有广大的信徒,他即将前往的地方是遥远的河东地区,也就是唐朝的都城长安。当地的官员,也就是徐明府,听说高僧要来,非常欢迎,特地邀请他来讲法。许多信士也带着孩子来听佛法,随高僧一起修行。 在沿途,高僧的弟子们用鲜花撒向天空,如同下雨一般;而在行走时,他们的禅杖碰触地面的声音就像泉水涌出一样悦耳。晚上,他们在松树下搭起临时住所,点上佛灯,安静地参禅悟道。这首诗以描绘的画面和拟声的手法表现了僧人们虔诚修行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敬仰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创作的《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感慨。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在唐朝时期完成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纷纷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其次,关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郎士元在青年时期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官员,但因为官场斗争被贬谪到了南方。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游山玩水,畅谈理想,共度欢乐时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最后,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来看,唐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们非常重视友情,他们把朋友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感情、寄托哀思的重要载体。因此,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