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
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
连空朔气横秦苑,满目寒云隔灞陵。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暮秋时节我尚未归乡,行走在树林和溪流间,厌烦了层层冰凌。
想要寄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们,却担心雪山阻隔了信件传递。
寒冷的朔气笼罩着整个长安城,满眼都是寒冷的云彩,仿佛隔绝了灞陵。
请问那古老的香积寺还在吗?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再攀登呢?
去完善
释义
1. 季月:指农历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这里指的是十二月。
2. 林行:在树林中行走。
3. 溪宿:在溪边过夜。
4. 层冰:一层层的冰。
5. 尺素:一尺长的书信或纸张。
6. 三署客:这里指的是梁镇员外这个官员。三署是古代中央官署的统称,包括尚书省、门下省、都察院等。
7. 五天僧:这里的“五天”是指印度佛教四大部洲和汉地。僧指和尚。
8. 连空朔气:连天的寒气。朔气指的是北方的寒气。
9. 秦苑:秦代的皇家苑囿,这里是借指唐朝的长安城。
10. 灞陵:古长安东南的一个陵墓区,这里有唐玄宗安葬在此的历史背景。
11. 香积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年间,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写给粲上人和梁镇员外的,表达了他对他们无法在季节性的月份回到家乡、奔波于山林溪流之间的同情和思念。诗中传达出寒冷的气氛,强调了与朋友相聚之情的珍贵。全诗言辞华美,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友情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在公元785年所作。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国家正处于恢复和重建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郎士元作为一名文人官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动荡的痛苦。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真挚的关怀。郎士元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的关注,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时代的沧桑变化。
诗中的“粲上人”指的是僧人粲,他是郎士元的朋友,曾与他共度艰难岁月。而“梁镇员外”则是郎士元的一位官场同仁,他们在共同的事业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郎士元表达了对粲上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梁镇员外的关心和期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时代,但郎士元以他的智慧和才情,将这种痛苦转化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诗意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