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尹真人祠
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悠白云飘向远方不再回来,古老的祠庙隐藏在深山中显得幽静。
我终于明白画图的神韵所在,如同遇见那冰雪覆盖的容颜一般虔诚地低头致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题目,即本诗的主题或主要内容。
2. 尹真人祠:尹真人为道教祖师之一,尹真人祠即为祭祀尹真人的道观。
3. 窅窅(yǎo yǎo):形容深远的样子。
4. 云旗:指神仙的仪仗,此处代指神仙。
5. 阴阴:形容阴暗潮湿的环境。
6. 祠宇:指祠堂、神庙等。
7. 闭:关闭,不对外开放。
8. 空山:空旷的山林。
9. 来:诗人来到这里。
10. 始悟:开始领悟、理解。
11.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指描绘神仙的画作。
12. 稽首: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头至地,手伏地,叩头至地。
13. 如逢:如同见到。
14. 冰雪颜:形容尹真人容貌高洁清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尹真人的祠庙的庄严肃穆和诗人的敬仰之情。“窅窅云旗去不还”写出了尹真人的离去,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遗憾。而“阴阴祠宇闭空山”则描绘了尹真人祠庙的幽深与宁静。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出了尹真人祠庙的神秘氛围。接着诗人用“我来始悟丹青妙”表达了自己见到如此美景时的赞叹,并用“稽首如逢冰雪颜”来形容自己对尹真人的尊敬与钦佩。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尹真人的崇敬和对美好景色的赞赏,富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尹真人祠》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尹真人的祠堂以及其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尹真人的敬仰之情。在诗中,郎士元通过对尹真人祠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道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方面,《题尹真人祠》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道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向往超脱的诗人,郎士元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开始对道教产生兴趣。
此时,郎士元的生活境遇并不如意,他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功名产生了厌恶情绪。在这种背景下,他转向了道教信仰,希望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和谐,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此外,唐玄宗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这也使得郎士元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思。他将道教视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通过修道来实现心灵的宁静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