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庵广福禅院
十年不到雪峰山,寂寂春风昼掩关。
千载祖师无尽意,门前流水绿回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来未上雪峰山,静守春风虚度日间。
千载祖师心怀无尽念,门前绿水悠悠萦绕。
去完善
释义
"十年不到雪峰山": "十年"指长时间没来,"不到"表示未曾到达,"雪峰山"是浙江的一处风景地,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赏雪。
"寂寂春风昼掩关":"寂寂"形象描绘了环境的寂静,"春风"指春天的风,"昼掩关"则是白天关门的意思,表示不接待访客。
"千载祖师无尽意":"千载"指时间久远,"祖师"指禅宗的开创者达摩,"无尽意"用以描述达摩的思想深远且难以尽述。
"门前流水绿回环": "门前"指出现在禅院门口,"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绿回环"则形象描绘流水的绿色在循环往复。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东庵广福禅院”为题,展现了其禅意浓郁、空灵静寂的意境。首句“十年不到雪峰山”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纷扰的心境以及对禅宗修行环境的向往。在寂静的春天里,寺院的门扉紧闭,暗示了这里乃是禅修净地,远离俗世的喧嚣。第二句中的“寂寂春风昼掩关”进一步描绘了禅院的静谧与安宁。
接下来的“千载祖师无尽意”则是对禅宗祖师的崇敬与敬仰之情,诗人以其无尽的悟性传递出禅宗思想的深远内涵。最后一句“门前流水绿回环”则通过描述禅院门前的溪水环绕,生动地展现了禅院的清幽景色,同时也象征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整首诗增添了无尽的禅意。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隐逸山林,寄情山水,在寂静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思想,同时通过赞美禅宗思想的高深寓意,彰显了禅宗文化的精髓所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庵广福禅院》是南宋诗人许应龙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
在创作这首诗时,许应龙已经步入晚年,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历任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尚书等职,但因政见不合而被贬谪至临安府,后又迁谪福建。这一时期的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当时正值南宋中期,朝廷内外政治斗争激烈,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许应龙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国家民族,关注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广福禅院景观的诗,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