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船只划向河岸另一边,水面波纹渐渐散去;阳光温暖、微风飘香,正是梅花飘落的季节。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一幅画卷;而翩翩飞舞的白鸥,则为这美景带来诗意。
去完善
释义
1. 湖:这里指西湖。
2. 别岸:岸边,另一边。
3. 水纹:水面上的波纹。
4. 日暖风香:阳光温暖,微风拂面,香气弥漫。
5. 落梅:梅花凋谢飘落。
6. 蒙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7. 横画轴:这里比喻山色如画。
8. 白鸥:白色的海鸥。
9. 带诗来:把诗句带给了作者,引申为激发了作者的诗意灵感。
去完善
赏析
《过湖》这首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眼前的景致巧妙地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首先,“舟移别岸水纹开”一句,描述了小船离开岸边时水面留下的波纹,展现了宁静的湖面景象。接着,“日暖风香正落梅”进一步点明了季节和当时的天气,阳光和煦、微风飘香,正适合欣赏梅花飘落的景色。然后,“山色蒙蒙横画轴”一句用朦胧的山色来形容远处的青山,仿佛是一幅水墨丹青的画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最后,“白鸥飞处带诗来”则借白鸥飞翔的场景,寓意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也暗含了诗意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歌清新脱俗,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湖》是南宋诗人俞桂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等。而诗人俞桂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在诗人的青少年时期,他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苦难,同时也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然而,尽管身处乱世,俞桂依然保持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在这段时间里,俞桂广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奥秘。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诗作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深忧虑,还能体会到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过湖》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诗人俞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古诗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南宋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