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禁物体书雪
宵分猎猎风翻帏,平明漫漫雪拥扉。
高妆老树枝不举,深压野麰根渐肥。
削平履迹顷刻尽,吹落杨花从来稀。
饥乌大有在陈厄,循阶入户冷不飞。
我曾倚頼东风暖,驱儿出市典衲衣。
不料玄冥贾余勇,小窗无地逃寒威。
起来砖炉荐软火,敢营肉阵张妓围。
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
扫除习气几时了,忍寒琢句声益微。
东坡先生六一老,当年格法谁遵依。
不量吾力效跛蹩,从今望炙晴簷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寒风翻动帷幕,天亮时分大雪纷飞覆盖门户。
老树的枝头被雪压得低垂,田野里的麦苗却因此变得肥沃。
足迹瞬间被扫平,杨花却难得一见。
饥饿的乌鸦在台阶上徘徊不去,感受到寒冷的气息无法飞翔。
我曾寄希望于春风的温暖,催促儿子去市场上换些冬衣。
不料冬天猛如虎,小窗之中无处躲藏严寒。
起床烧起温暖的炉火,布置佳肴和酒宴。
寻找香气四溢的梅花也别有一番滋味,敲打冰块煮沸茶水也不失雅趣。
何时才能摆脱这习气,忍寒推敲诗句的声音渐渐微弱。
苏东坡这位六十一岁的老人,谁还能遵循他当年的风格?
不愿计量我的能力效仿他的脚步,只盼光明照耀屋檐。
去完善
释义
宵分:半夜时分。猎猎:形容风声。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老树:指冬天中的树木。
枝不举:因积雪重压,枝条低垂。
野麰:又称“野麦”。
削平:形容足迹被迅速抹平的情景。
顷刻:一瞬间。
吹落杨花:此处比喻雪花飘落的景象。
饥乌:指觅食的乌鸦。
陈厄:此处指找不到食物的困境。
循阶:沿着台阶。
我曾经倚赖东风暖:此处意思是过去依赖春天的温暖。
驱儿出市典衲衣:带着孩子去市场典当棉衣。
不料:没想到。
玄冥:冬天的代称。
贾余勇:这里有使出剩余勇气的意思。
小窗:窗户。
无地:没有地方。
砖炉:烧砖的土炉。
荐软火:供上细软的柴火。
敢营:不敢营造。
肉阵:宴席。
张妓围:设宴作乐。
认香寻梅:指踏雪寻梅。
敲冰煮茗:寒冬凿冰煮茶。
扫除习气:指克服懒散的习惯。
忍寒琢句:在寒冷中苦苦构思诗句。
东坡先生:即苏轼。
六一老:苏轼被贬黄州时曾自称六一居士。
格法:风格或法则。
不量吾力效跛蹩:这句意思是跟随苏轼的风格学习。
望炙晴簷晖:期待阳光照耀屋檐的那一天。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以豪放不羁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在寒冷雪天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绘猎猎寒风翻帏和漫漫长夜拥扉的场景,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孤独;颔联通过对老树枝被大雪压低和高野麦被大雪覆盖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呈现出风雪的无情以及万物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颈联则通过刻画履迹瞬间消失和杨花不易吹落的景象,暗示了短暂无常的人生哲学。腹联通过对饥乌冷不飞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同情心和对生活的关切;尾联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冬的自嘲、自我安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豪迈的气质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禁物体书雪》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朱翌正处在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阶段。他曾因忠诚于抗金事业而被秦桧陷害,流放至江西南康军。后来,朱翌得以平反并重返政坛。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这场战争中,南宋节节败退,国土沦丧,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而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翌以禁物体为题,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