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丁大监 其三
碧露犹余不尽翰,文章少露豹林斑。
身行襄蜀江淮外,名在龚黄召杜间。
使传暂劳濡辔沃,帅幢已耸碧油闲。
笑谈尽护风寒了,归踏春风辇路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意盎然的露水仍眷恋着不舍离去的才子墨客,他们的文章如雪豹的斑纹般别具一格。这些人跋涉过四川、湖北以及江南地区,他们的名声如同汉代良吏龚遂、黄霸和宋代贤臣召信臣、杜衍等人一样卓越。他们的使命使他们暂时忍受着辛劳与疲惫,然而,当他们驾驭着威武的战车时,显得意气风发。他们用谈笑风生对抗着风雨寒暑,最终踏上春天的风光中,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
去完善
释义
《庆丁大监 其三》注释:
1. 碧露犹余不尽翰:碧露,指晶莹的露水;犹余,仍然留有;不尽翰,指持续不断的文笔。
2. 文章少露豹林斑:文章,指文人墨客的作品;少露,稍微显露;豹林斑,比喻优秀的作品如同豹子身上的斑点一样珍贵。
3. 身行襄蜀江淮外:身行,亲身前往;襄蜀江淮,指中国南方的地区,包括襄阳、蜀地、江淮等地。
4. 名在龚黄召杜间:名在,名声在;龚黄召杜,四位古代清官的名字,分别是龚遂、黄霸、召信臣、杜乔。这里用他们来比喻丁大监的名声。
5. 使传暂劳濡辔沃:使传,指使者;暂劳,暂时劳累;濡辔沃,指调理马匹,使之温顺。
6. 帅幢已耸碧油闲:帅幢,指主帅的大旗;碧油闲,形容军队的纪律严明,气氛宁静。
7. 笑谈尽护风寒了:笑谈,谈笑之间;尽护风寒了,指完全抵挡住寒冷的风。
8. 归踏春风辇路班:归踏,回归;春风,指春天的气息;辇路班,指车马仪仗整齐划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文人官员的诗,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位名为“庆丁大监”的人物。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才学和声誉的赞誉,同时也流露出对他政绩的关注与认可。
首联“碧露犹余不尽翰,文章少露豹林斑。”这两句意为庆丁大监的文章才华横溢,仿佛碧绿的露水源源不断。用“豹林斑”来形容文章的疏密有致,使得诗句生动形象。
颔联“身行襄蜀江淮外,名在龚黄召杜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庆丁大监在其职业生涯中的经历与成就的认可。他不仅在襄蜀、江淮等地方留下了足迹,其声名更是可与古代贤臣如龚黄召杜相提并论。
颈联“使传暂劳濡辔沃,帅幢已耸碧油闲。”则描述了庆丁大监虽作为使者暂时奔波劳累,但他的才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如军队的主帅旗帜高耸,威风凛然。
尾联“笑谈尽护风寒了,归踏春风辇路班。”则是诗人对庆丁大监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他能谈笑风生地度过艰难时光,待到功成身退时,能在春风中踏上回归之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庆丁大监 其三》是宋朝诗人牟子才的一首咏史诗,以赞美庆丁大监的忠诚与智慧为主题。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牟子才正处于他的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他曾任国子祭酒、秘书省正字等官职,对宋代的教育制度和政治风气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个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但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依然严重,国家急需忠臣良将为国家出谋划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牟子才对庆丁大监这位忠诚的臣子表示由衷的敬意。庆丁大监在历史记载中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牟子才以此诗为赞,既是对庆丁大监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期待忠诚之士的呼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