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步有感书寄城中黄上舍

标题包含
野步有感书寄城中黄上舍
新晴野步踏青晖,万绿枝头可染衣。流水小桥通野涧,斜风飞絮点苔矶。春归别驾凭谁管,儒负虚名与愿违。惆怅年华更迭易,达人何事不知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阳光洒满田野,绿叶葱葱映照在衣襟。清澈小溪伴着小桥流过郊外山谷,微风吹拂,柳絮轻轻飘落在青石台阶上。春天即将离去,谁能去惜别呢?无奈我只是一个空有名头的书生,无法实现抱负。感慨岁月更替匆匆,那些明智之人为何还不了解时光流逝的道理呢?
去完善
释义
1. 新晴:指雨后初晴的天气。 2. 野步:在野外散步。 3. 青晖:春天的阳光。 4. 万绿枝头:形容春天植物生长茂盛的景象。 5. 可染衣:绿荫浓密到可以染上衣物。 6. 流水小桥:形容小河上的桥梁。 7. 野涧:野外的溪流。 8. 斜风飞絮:指春风中柳絮飞扬的景象。 9. 苔矶:长满青苔的石矶。 10. 春归别驾:指春天的离去。别驾,汉代官职,这里借指春天。 11. 儒负虚名:指知识分子空有虚名。 12. 与愿违:指事情的结果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 13. 惆怅:感到难过或失望的情绪。 14. 年华更迭易:指时光流逝得很快。 15. 达人:指智慧卓越的人。 16. 何事不知机:为什么还不懂人生的道理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春天的原野时所见的美景。首联“新晴野步踏青晖,万绿枝头可染衣”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阳光和煦,绿树成荫,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而“流水小桥通野涧,斜风飞絮点苔矶”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动态美,水流潺潺、桥横涧上、柳絮飘飞,使得画面生动活泼。 然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惆怅。颔联“春归别驾凭谁管,儒负虚名与愿违”表达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名利浮华的反思。作为读书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反而被世俗的名利所累。这使他对人生感到迷茫和无奈。 尾联“惆怅年华更迭易,达人何事不知机”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年华易逝,世事难料,聪明通达之人又怎能不洞察世事?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整首诗在赞美春天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步有感书寄城中黄上舍》是明代诗人金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晚期,约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 在这个时期,金涓的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取得好成绩。这使得他对功名产生了一定的厌恶情绪,开始转向诗歌创作。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与此同时,明朝晚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也非常复杂。当时的皇帝沉迷享乐,朝政腐败严重,官僚体系臃肿,民间疾苦重重。金涓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痛心。他的诗歌中时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