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动小如蚂蚁的蚕儿,桑叶刚刚露出绿芽。
清晨时分,有哪家女子在采摘桑叶,手中握着长长的枝条,泪如雨下。
去年的蚕儿在这个时候开始孵化,今年的春天寒冷,桑叶生长缓慢。
听到门外催促征税的差役,官府要在二月份收取新的蚕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唐彦谦:唐朝诗人,字茂业,号鹿门先生。
2. 蚕细如蚁:形容春蚕细小。
3. 青鸦嘴:形容桑叶嫩芽初现。
4. 侵晨:指清晨。
5. 里胥:古代地方官员。
6. 官家:朝廷,政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采桑女的辛苦和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蚕宝宝初生、桑叶嫩芽初发的情景,随后将视角转向采桑女,用“泪如雨”来表达她内心的忧愁。时间流逝,去年这个时候蚕宝宝刚刚开始孵化,而今却遭遇到了春寒而延缓了桑叶的生长,这也使得采桑女的采摘工作更加艰难。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描绘了门外催促的官吏,提醒人们要关注农家的艰辛生活,以及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全诗情感丰富,富有戏剧性,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女》是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一首脍炙人口之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晚唐时期,正值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鼎盛阶段。
在这个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推广和士人阶层的崛起,诗歌成为了文人墨客表达情感、议论时事的主要载体。唐彦谦,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在唐彦谦所处的时代,虽然表面上看似国泰民安,但实则暗流涌动。朝政腐败、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等问题接踵而至,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彦谦创作了这首描绘农村女子辛勤劳作景象的《采桑女》,以此揭示出民间疾苦,反映了他对民生问题的关心。
在诗中,唐彦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采桑女的形象,展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比城市贵族的奢靡生活,揭示了贫富差距的问题,流露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总之,《采桑女》这首诗诞生于一个繁华与危机并存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独到见解。在诗人的笔下,平凡的劳动妇女成为了传颂千古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