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标题包含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迳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松下有一只仙鹤栖息,孤独的山猿也在仙鹤附近哭泣。 静静地躺着,就能听到雷雨回归山岩的声音,坐起身来,就能看见星辰贴近地面。 一条小路穿过这片天地,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上千的花朵竞相开放,仿佛掩盖了流经的小溪。 人生的对与错,生与死,总是让人心生烦恼忧虑,今天能遇到您这位老师为我拨开迷雾、指点迷津,我真是幸运无比。
去完善
释义
1. 书法华寺:位于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一处著名佛教寺庙。 2. 方干: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3. 砌下松巅:指寺庙墙壁下的松树顶端。 4. 有鹤栖:有一只仙鹤在此处休息。 5. 孤猿:一只孤独的猴子。 6. 在鹤边啼:在仙鹤的旁边哀嚎。 7. 卧闻雷雨归岩早:躺在寺内就能早早听到雷雨的声音。 8. 坐见星辰去地低:坐在寺中就能看到低低的星空。 9. 一迳穿缘应就郭:一条小路穿过田野,连接着城郭。 10. 千花掩映似无溪:百花争艳,仿佛没有小溪流动。 11. 是非生死多忧恼:人世间的是非生死令人忧愁烦恼。 12. 此日蒙师为破迷:今天受到老师的教诲,使我豁然开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处禅寺旁的所见所闻。首先通过描述“松巅有鹤栖”和“孤猿亦在鹤边啼”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寂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画面。接下来,通过“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声音与视觉相结合,使得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自然之美。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写“一迳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进一步丰富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最后,以表达对禅师的感激之情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禅师教导的敬仰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是晚唐诗人方干的五言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880年左右,此时唐朝正处于衰落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方干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早年家境贫寒,刻苦学习,成年后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然而,尽管才华横溢,他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第,直到55岁才获得进士及第。此后,他曾任地方官职,但因时局动荡,不久即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腐败,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方干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书法华寺上方禅壁》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佛教寺庙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苦难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