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花事

标题包含
花事
立春逾十日,犹未见芳菲。 云叶垂垂满,簷丝缓缓飞。 池鱼寒未上,林鴈暖方归。 因静无思虑,由人论瘠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立春已过十多天,还没有看到盛开的花朵。云朵压得很低,屋檐上的柳絮慢慢飘飞。池塘里的鱼还在寒冷中没有游动,树林中的雁子在温暖的季节回归。因为我保持安静没有思考,别人讨论胖瘦我也没有参与。
去完善
释义
1. 花事:指春天的景象或者花草树木的盛衰。 2.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3. 芳菲:香气浓郁的花朵。 4. 云叶:指云朵或叶子繁茂的植物。 5. 簷(yán)丝:屋檐上的瓦片或植物。 6. 池鱼:指水池中的鱼。 7. 林鴈(yàn):树林中的雁鸟。 8. 瘠(jí)肥:这里指的是植物生长的好坏。
去完善
赏析
《花事》张侃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立春节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观察生活细致的特点。其中“云叶垂垂满,簷丝缓缓飞”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还关注了“池鱼寒未上,林鴈暖方归”的生活细节,体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整首诗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事》张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59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期,蒙古帝国崛起并开始对南宋进行侵略。在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下,诗人张侃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家国山河破碎的动乱年代。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感到前途未卜,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张侃作为一名文人,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他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不幸。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期待国家繁荣富强的愿望。通过描绘春天的花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这首诗是张侃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真实情感写照,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