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福州监郡陈殿丞

标题包含
送福州监郡陈殿丞
七闽一都会,乃是无诸城。 海近气物异,山遥风候清。 宦游过乡美,君禄及亲荣。 去去倚门念,溪船归棹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福建有一大都市,即为无诸之城。 临近海洋因此气候和物产特殊,远望群山显得清风徐来。 在外当官旅游于家乡之间最美,尽享公俸与亲人共荣光。 随时倚门而望,期待溪边的船只载着归乡的轻舟。
去完善
释义
1. 七闽:古代对福建的称呼。 2. 无诸:指福建的无诸城。 3. 海近:因为福州靠海,所以天气湿润,物产丰富。 4. 山遥:福州多山,山高谷深,地势复杂。 5. 宦游:官员调任或任职他地。 6. 倚门念:用典,出自“倚门倚闾”,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回家的心情。 7. 溪船:福建溪流众多,船只往来频繁。 8. 归棹:指回家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福州监郡陈殿丞”为题,描绘了福州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表达出对陈殿丞出任福州监郡的美好祝愿。诗的开头描述了福州作为福建省的首府,地处沿海,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宜人。诗人通过对比福建与北方的山川风貌,强调福州的特色,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情怀。 紧接着,诗中提到宦游者能享受到美丽的乡村风光,赞誉陈殿丞前往福州任职为国家和亲人都带来荣誉。这里既是对陈殿丞的赞赏,也表现出对福州人民勤劳质朴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以“去去倚门念,溪船归棹轻”结尾,寓意着陈殿丞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为官,家人会惦念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陈殿丞早日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愿望。这一结尾画面温馨,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这个时期,张方平创作了这首《送福州监郡陈殿丞》。这一阶段,他刚刚结束了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由于政治斗争和观念不合,申请外放。这首送别诗便是他为即将赴任福建路福州地区长官的陈殿丞所写。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王朝的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王安石正开始推行其新法,但这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张方平是一个典型的保守派士大夫,对王安石的改革措施持有异议。这种政见上的分歧,使得他在朝中的地位显得颇为微妙。然而,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因此选择了离开朝廷,将精力投入到地方治理之中。 对于同为官员的陈殿丞,他们二人有着相似的政治观点和生活经历。在送别之时,张方平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也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新法实施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送福州监郡陈殿丞》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当时历史背景下共同遭遇的哀叹,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