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销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垂柳只会撩拨春风,又怎能将远行的人挽留片刻?

去完善
释义
天长:指天地广阔无垠;迢迢路:遥远漫长的旅途。

去完善
赏析
此词以春日庭院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表达了深沉的人生感叹。上片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细草愁烟”“幽花怯露”赋予自然万物以情感,使其具有生命与灵性。接着,“凭阑”一句点明主题,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日高深院静无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而“海燕双飞”则反衬出人的形单影只。
下片转入对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思考。“带缓罗衣”暗喻相思之苦导致的憔悴,“香残蕙炷”象征美好事物终将消逝。最后两句尤为精妙,“垂杨只解惹春风”表面上写的是垂柳随风摇曳的姿态,实则隐喻命运的不可控与无奈,结尾“何曾系得行人住”直抒胸臆,道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与无可奈何。
整首词语言清丽隽永,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晏殊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晏殊身为宰相,仕途得意,但内心深处亦有难以言说的愁绪。此时他已过中年,官场沉浮与人生百味交织,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深婉含蓄的风格。此词以春日庭院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无常的感慨。细草幽花、海燕双飞等意象,无不透露出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