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枕
方床洗湘斑,夏簟织蕲笛。
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节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猫头,乃复枕上膝。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
早晚报平安,一觉我自适。
梦中从我游,子猷推第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床上展开湘绣床单,竹席织出宛如蕲州古笛。
谁与我共起居,只有青色奴仆最合心意。
赞美您这正直的人啊,我们的交情越来越深厚了。
在山间捕捉猫头鹰,然后在枕上分享战利品。
一直感受无热的天气,直通清凉的国度。
每天都会报平安,让我一夜好眠。
梦中的你随我一同遨游,你是无可替代的第一。
去完善
释义
1. 方床:四方形的床。
2. 洗湘斑:用湘江的竹子制作的竹枕。洗湘,湘江;斑,指斑点,这里指湘江竹子的斑点。
3. 夏簟:夏天用的竹席。簟,竹席。
4. 织蕲笛:编织蕲州的笛子。织,编织;蕲笛,产自蕲州的笛子。
5. 青奴:绿色的枕头,这里指竹枕。奴,古汉语中常用以称呼绿色或苍翠的事物。
6. 直节君:指正直而有节操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7. 契分:友情。
8. 深林捕猫头:在深山老林中捕捉猫头鹰。
9. 乃复:于是。
10. 直从无热天:一直身处无热之天,形容竹枕带给人的清凉感觉。
11. 径下清凉国:直下清凉之境。径下,径直前往;清凉国,指凉爽的地方。
12. 一觉:一觉醒来。
13. 梦中从我游:指在梦中跟随某人游玩。
14. 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喜欢竹。这里以子猷比喻作者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竹枕》是南宋诗人朱翌创作的一首描绘竹枕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对竹枕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正直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竹枕的细致描绘,又有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正直品质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枕》是宋代诗人朱翌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在这首诗中,朱翌通过对竹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正直品质的赞美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朱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权贵所动。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当时的政治环境,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一种恬静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社会风气比较浮躁,许多人追求名利,而朱翌却选择了远离尘嚣,过一种清静的生活。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以竹枕作为题材的原因,因为竹枕代表着清高、坚韧的品质,与他的生活态度相契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