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郊外

标题包含
清明郊外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 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秋千人未归。 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 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獬(1024年-1072年),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又号愚溪,北宋文学家。 郑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中进士,历任陈州通判、荆南知府、开封...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桃树叶子翠绿鲜嫩,杏树果实丰满充实,清明节后的花朵凋谢得所剩无几。 草丛中蝴蝶翩翩起舞,夕阳渐渐西下,掩映在秋色中的村庄,家人还未归来。 春天的娇艳艳丽仿佛可以酿成醇美的酒,湖面的波光粼粼犹如碧绿的颜料,适合用来染色丝绸华服。 马车的金轮上插满了柳枝,一路前行的尘土犹如飞翔的蝴蝶般舞动飘扬。
去完善
释义
1. 桃叶:桃树叶子; 2. 青青:嫩绿色; 3. 杏子肥:指杏树果实丰满; 4. 清明雨:清明节前后下的雨; 5. 旧花稀:指开过的花逐渐凋谢; 6. 草翻蝴蝶日:形容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的景象; 7. 将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8. 门掩秋千:指门内挂有秋千; 9. 人未归:指家人还没有回来; 10. 春艳浓:春天艳丽景色浓厚; 11. 美酒:醇美的酒; 12. 湖光绿:湖水波光的碧绿之色; 13. 罗衣: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14. 柳条:柳树枝条; 15. 金车:用金子装饰的车辆; 16. 一路香尘:尘土飞扬的香味景象; 17. 去似飞:离去时速度很快。
去完善
赏析
郑獬的《清明郊外》描绘了一幅生动立体的春日郊野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丰富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首联“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选取了桃李杏花作为切入点,用一青一肥来形容它们的形态,又借清明雨后的情景衬托出百花凋谢的状态,体现了春光易逝的感慨。颔联“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秋风人未归”中,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植物与动物,写出了蝴蝶在草丛间翻飞的生动景象,又将秋天意象引入诗中,巧妙地带出了游子未归的思念之情。颈联“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通过对春天浓烈色彩的赞美,寓意着美好时光可以留下深深的回忆,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湖水,表达出对波光粼粼、绿意盎然的美好向往。尾联“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则用流动的意象收尾,强调了郊游的乐趣,也通过“金车”隐喻了对身份地位的象征,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总的来说,郑獬的这首诗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与情感,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獬的《清明郊外》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这一时期,正值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以汴京(今河南开封)为中心的城市生活非常繁华。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外出扫墓,郊外踏青。 郑獬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年轻时曾考取状元,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因政见不合而被贬谪。在他担任官职期间,曾对国家政治、民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清明郊外》这首诗中,郑獬描绘了清明节时人们郊外踏青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