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风次韵二首 其二
风雷助神物,兹理古不空。
邂逅一夕事,知有费家风。
洛桥诵书女,泾川牧羊童。
不知费氏子,业力与谁同。
便能役蜚廉,颇复鼓丰隆。
坐令城郭人,在尔动用中。
剑出延平水,竹化葛陂翁。
况尔得人趣,变现岂易穷。
时时要雨泽,袢暑殊未终。
勿逢金翅王,非尔能长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雷声助力神物降临,这种神奇的力量自古就有。
无意中遭遇了一个晚上的故事,知道了有费这个家族的存在。
在洛桥吟诵诗书的女孩子,和泾川牧牛放羊的男孩。
不知费家儿子的事情,他们各自的命运将与谁相同?
能够驱使飞廉的力量,还能擂响丰隆的鼓点。
让人们居住在城市里,臣服于你的支配之中。
宝剑来自延平的流水,竹子成了葛陂的老翁。
更何况你得有人情味,千变万化又岂会穷尽?
时刻需要雨水滋润万物,酷热的暑气还没有结束。
不要让金翅大王找到你,你才能长久的称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费家风:指费家的门风、家风。
2. 洛桥: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上的桥,为古代洛阳八景之一。
3. 泾川:泾县,位于今安徽省。
4. 牧羊童:放羊的儿童。
5. 延平水:延平,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水即闽江上游。
6. 葛陂翁:传说中的仙人姜子牙。
7. 金翅王:佛教中的大鹏金翅鸟,此鸟以龙为食。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赞颂了费氏家风的深厚底蕴及世代传承的智慧。首联以“风雷”为象征,寓意费氏家风的神秘力量;颔联“邂逅一夕事,知有费家风”则说明了这种力量的神奇之处。颈联描绘了费氏女子的才情横溢,以及费氏牧童的聪明才智,展现了费氏家族的优良基因。而尾联则以“勿逢金翅王,非尔能长雄”收尾,寓意费氏家族的精神魅力和智慧结晶。全诗浑然一体,词句精炼,意蕴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费家风次韵二首 其二》刘跂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于宋哲宗时期(1086-1100年)创作的。在那时,刘跂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担任过地方官,但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他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这使他更加珍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在这个时期,宋哲宗即位后,改革派重新崛起,试图恢复新法,但由于政治斗争激烈,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刘跂作为一名文人,对时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将这种时代的沧桑感融入诗歌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虑。
这首诗中的“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寓意着时代的风风雨雨;“费家”则象征着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人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