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

标题包含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
东里如今号郑乡,西家昔日近丘墙。 芸台四部添新学,秘殿三年学老郎。 天外鸳鸾愁不见,山中云鹤喜相忘。 犹张皂盖归蓬荜,直谓时无许子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的村落现在被称为郑乡,西边的邻居曾经靠近我的土墙。 书架上增加了四部新的学问,在秘密宫殿里学了三年的老先生。 远方的鸳鸯和鸾鸟因为看不见而发愁,山中的云鹤却喜欢这种遗忘。 我还撑着黑色的车篷回到简陋的住所,人们都认为这个时代没有许子将那样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东里:地名,此处指的是庐陵的别称; 2. 郑乡:汉代著名文人郑玄所在的乡里,后用以指儒雅之士云集的地方; 3. 西家:此处指的是诗人卢肇自己家中; 4. 丘墙:农田旁的矮墙,这里指代农舍; 5. 芸台四部:古代图书馆藏书分经、史、子、集四类,称为“四部”,芸台指书库; 6. 秘殿:皇帝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京城; 7. 老郎:年老的老吏或官员; 8. 天外鸳鸾:此指朝中的权贵; 9. 山中云鹤:此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10. 张皂盖: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之一,以皂色纱罗制成,呈圆形,覆盖在车舆的顶部,有伞的功能; 11. 蓬荜:用蓬草和荆条编织的门,形容穷苦人家简陋的房屋; 12. 许子将:东汉末年著名文人,善于评价人物,此处以许子将比喻才识卓越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卢肇的这首《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以新安馆为切入点,展示了诗人在官场的经历和感受。首联“东里如今号郑乡,西家昔日近丘墙”,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新安馆周边的环境变化。颔联“芸台四部添新学,秘殿三年学老郎”则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任职期间的所学所感。颈联“天外鸳鸾愁不见,山中云鹤喜相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犹张皂盖归蓬荜,直谓时无许子将”则暗示了诗人决定离开朝廷,回归田园的想法。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是唐代诗人卢肇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卢肇在官场浮沉多年,仕途并不顺利,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厌倦纷争、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在这个时期,唐王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卢肇作为一个文人,对这种局面感到无奈和痛心。他在诗中写道:“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民间疾苦,注重反映现实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发展。卢肇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安宁、恬淡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