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
自得天然艳,书窗气吐虹。
有心惟烛物,无种到施工。
不管三春候,平分两曜功。
报人知喜事,谁辨悉归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立自然之美,书香弥漫如虹。
用心照亮万物,勤奋创造成果。
不管四季更替,平分日月光辉。
分享喜悦之事,谁能理解归空。
去完善
释义
《灯花》:作者是南宋诗人薛季宣,这是一首描绘灯花的诗。
1. 自得天然艳:指灯花自然形成的艳丽状态。
2. 书窗:书房的窗户。
3. 有心惟烛物:指灯花是有心的,能照亮周围的物体。
4. 无种到施工:指灯花没有种子却能在燃烧时呈现美丽的花型。
5.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即正月、二月和三月。
6. 两曜:太阳和月亮。
7. 报人知喜事:指灯花预示着喜讯的到来。
8. 悉归空:指一切都将归于虚空,形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灯花》,诗人通过描述灯花的自然之美和独特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首联“自得天然艳,书窗气吐虹”描绘了灯花在夜色中的独特风采,突出了其璀璨的光彩和自然的美丽。颔联“有心惟烛物,无种到施工”则暗示了灯花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颈联“不管三春候,平分两曜功”则表达了灯花对于光明的追求,不论季节更替,始终保持自己的光彩。尾联“报人知喜事,谁辨悉归空”则以灯花的短暂存在隐喻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生活的每一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灯花》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战争仍在继续。此时,薛季宣正处于中年时期,他游历四方,关心国家大事,对时政有较深的见解。
在南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金国的入侵,中原地区的民众生活困苦,战乱频繁。薛季宣目睹了这一现象,内心深感忧虑。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首诗中,他以灯花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