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其一
十载江湖不上船,卷篷高卧月明天。
今夜泊,杏花村,只有笭箵当酒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来在江湖上都不愿登船,卷起竹篷躺在船上赏月。
今晚停泊的地方,是杏花村的附近,只能用一种叫做“笭箵”的鱼来换取酒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十载”:十年。“载”是时间单位,表示年。
2. “江湖”:泛指江水和湖泊,这里指代飘泊四方的生活。
3. “不上船”:没有上船去漂泊。
4. “卷篷”:收起船帆。
5. “高卧”:高枕而卧,形容闲散舒适的生活状态。
6. “月明天”:月光明亮的夜晚。
7. “泊”:停泊,停靠船只。
8. “杏花村”:一个具有诗意的地方名字,通常与酒家、旅店等相联系。
9. “笭箵”:捕鱼工具,这里形象地比喻为渔民的收入来源。
10. “当酒钱”:用来支付酒钱的工具或物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渔父词 其一》是宋代诗人薛师石所作,以渔民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诗歌首先描述了渔人在江湖上漂泊多年的情景,他们用竹子制作的卷篷作为居所,在月光下高卧。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渔人夜泊的场景:渔船停靠在杏花盛开的村庄,渔人用他们的捕鱼工具——笭箵(一种竹制的捕鱼工具)换取酒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渔民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词 其一》是南宋诗人薛师石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薛师石是一位出身贫寒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因此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官场腐败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高尚的品质。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这首《渔父词 其一》中,薛师石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他以渔夫为象征,表达了对恬静、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