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上

标题包含
湖上
势利绝交初,瞿然卧隠庐。 无营心淡泊,见客礼生疎。 游有渔樵伴,看多佛老书。 春深草易长,忘却倩人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我们断绝了追求名利的联系,立刻就能安睡在幽静的隐居之地。 内心无所求,生活就简单而安宁;面对访客,礼仪之间略带生疏。 游山玩水时,总有渔人和樵夫相伴;阅读众多书籍,多是关于佛教和道教的内容。 春天已深,草地容易繁茂,我已忘记需要请人来除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势利:指的是权势和利益。这里指那些因为权力和利益而交往的人。 2. 绝交:断绝交往或联系。 3. 瞿然:惊讶的样子。 4. 卧隠庐:隐居于山野的住所。卧隐,指隐居山林。庐,房屋,住宅。 5. 无营:指没有欲望和野心。 6. 心淡泊:心境恬淡寡欲。 7. 见客礼生疎:与客人见面时表现出礼貌却有些生疏。 8. 渔樵伴:渔人和樵夫作为朋友和伴侣。 9. 佛老书:佛教和道教的书籍。 10. 春深草易长:春天深了,草地更容易生长。 11. 忘却倩人锄:忘记了请人来帮忙除草。倩,请求别人帮助。
去完善
赏析
《湖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师石在湖边结庐而居的隐逸生活。诗中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居住环境、日常活动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佛老哲学的领悟。 首联“势利绝交初,瞿然卧隠庐”,诗人明确表示要与势利之交断绝往来,选择归隐湖畔,过上清静的生活。一个“绝”字,透露出诗人的决心和坚决。“卧隠庐”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湖边结庐而居的场景。 颔联“无营心淡泊,见客礼生疎”,诗人表明自己内心无欲无求,生活简朴,对待客人则以礼相待,但略显生疏。这里,诗人既表现了超脱世俗的态度,又展示了自己真诚待人的品质。 颈联“游有渔樵伴,看多佛老书”,诗人的生活闲暇之余,与渔民、樵夫为伴,畅游山水之间;同时,他潜心研读佛老之书,领悟其中的哲理。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与哲理的追求。 尾联“春深草易长,忘却倩人锄”,描绘了春天的湖边,草木葱茏,长势旺盛,以至于诗人忘记了请人来除草。这里的“忘却倩人锄”并非真的忘记,而是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种宁静自然的生活中,内心充满了恬静和满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是宋代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湖光山色成为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大量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由此产生。 薛师石是南宋的一位士人,他一生热爱山水,常在湖光山色间寻找灵感。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历任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薛师石在仕途上并不得志,这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了文学创作,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湖上》一诗中,薛师石通过对湖面波光粼粼、两岸山色倒映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他也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歌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