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徐左史

标题包含
挽徐左史
左史声名空复存,如今往事不堪论。 惟应指佞当前陛,已判身归老故园。 骢马引丧寒有泪,麒麟卧冢寂无言。 人生遇合萍相似,何处分明怨与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的历史记载已无足轻重,那些过往的事情已经无法谈论。 如今只能针对奸佞之人在皇帝面前进行揭露,我已经决定离开朝廷回归故乡养老。 曾经骑马执行丧事,心中充满悲痛,却无法让麒麟般的贤人从墓中复活,聆听我的诉求。 人生的相遇和别离如同浮萍一般无常,谁又能分辨其中的恩怨和恩情呢?
去完善
释义
《挽徐左史》注释: 1. 左史:左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是指作者的朋友徐左史。 2. 空复存:指徐左史的名声虽然已经消失,但还能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丝痕迹。 3. 不堪论:形容往事无法再去谈论,因为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4. 指佞:指责那些说别人坏话的人,这里的“指佞”指的是徐左史曾经在上朝时指责过一些奸臣。 5. 判身:决定自己的命运。 6. 骢马:一种青白色的马,这里用来比喻徐左史的清廉品质。 7. 引丧:指引丧,带领送葬的队伍。 8. 麒麟卧冢:指埋葬徐左史的地方。 9. 寂无言:形容坟墓的寂静无声。 10. 萍相似:像浮萍一样相遇又分离,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无常。 11. 何处分明怨与恩:指无法分辨清楚哪些是怨恨,哪些是恩情。
去完善
赏析
《挽徐左史》是一首悼念诗人好友徐左史的诗歌。薛师石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评价,表达了对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慨。 首联“左史声名空复存,如今往事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徐左史名声虽存但人已逝的情景,表达出对友人离世的不舍与哀痛。 颔联“惟应指佞当前陛,已判身归老故园”,是对友人品行的赞美。诗人描述了徐左史在朝堂上敢于直言的品质,以及他决定辞官回乡的决断。这表明诗人对友人忠诚正直的敬仰。 颈联“骢马引丧寒有泪,麒麟卧冢寂无言”,描绘了诗人参加葬礼的场景。诗人通过比喻将悲伤的情感寄托在寒冷的骢马和无声的麒麟卧冢中,表现出了失去挚友的悲痛之情。 尾联“人生遇合萍相似,何处分明怨与恩”,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诗人以萍水相逢为喻,暗示人生中相遇的人与事多如浮萍,难以分辨怨恨与恩情。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又流露出了诗人在生死离别之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徐左史》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 在这段时间里,薛师石因生活所迫,离开了家乡,来到当时的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谋生。他在临安结识了一些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徐左史。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好友。然而好景不长,徐左史因病去世,这让薛师石倍感痛惜。 当时,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国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普遍感到悲观失望,许多人选择避世隐居,寻求心灵的慰藉。 薛师石在哀悼徐左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感慨。他用简洁的诗句描绘了徐左史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首诗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